您的位置: 首页 >船文化>研究课例选>详细内容

研究课例选

诗歌创作与“船文化”的碰撞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7-17 09:00:21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诗歌创作与“船文化”的碰撞

一、导入

1、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

2、同学们,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,你还记得哪些有关于船的古诗吗?谁来背一背?

生1:《江雪》 唐 柳宗元
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
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

生2:《滁州西涧》唐 韦应物
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   
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
生3:《绝句》唐 杜甫

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

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
3、同学们的知识掌握的真扎实,老师这里有一首唐代李白的古诗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(出示,进行赏析)

二、赏析诗歌

1、出示古诗:行路难·其一

李白
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
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
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译文: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,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。

心中郁闷,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;拔出宝剑环顾四周,心里一片茫然。

想渡黄河,冰雪却冻封了河川;想登太行山,莽莽风雪早已封山。

像吕尚垂钓溪,闲待东山再起;又像伊尹做梦,他乘船经过日边。

人生道路多么艰难,多么艰难;歧路纷杂,如今又身在何处?

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,到时定要扬起征帆,横渡沧海!

①指名读。结合注释,指名翻译。齐读翻译。

②(插入音频)同学们,让我们来听一段朗诵,听的时候请你思考:你是怎么理解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这句话的?

生1:总有一天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。

生2:只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切都可以战胜。

③是啊,同学们,在这里你觉得作者赋予船一种怎样的精神呢?

生1:勇往直前。  生2:不怕困难 。

生3: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。

④让我们此时化作这艘船,一起把这样一种勇往直前、毫不惧怕的精神读出来吧!(学生齐读古诗)

过渡:其实诗歌不光有古诗这种类型,现代诗歌也是它的一种,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船的现代诗,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。(插入音频)

2、出示现代诗

《从明天起,扬帆远航》

风儿吹过静静的湖面,

涟漪一圈一圈。

从明天起

离开这优美的池塘,

作别那慵懒的虾蚌,

冲入江流,

扬帆远航!

我要冲过岸礁。

去找寻,

太平洋深处的一角。

在那里,

风平浪静,

没有争吵,

没有喧嚣,

呵!

①谁能学着他的样子读好这首现代诗,其他同学思考:从这首现代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一艘怎样的船呢?

生1:毫不惧怕风浪。 生2:有着坚定目标,驶向理想的彼岸。

②是啊,同学们真会理解,让我们拥勇往直前之体魄,兼乘风破浪之气势,美美的读好这首诗。(齐读)

三、概括诗歌创作的特点

1、同学们,其实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的创作,它都拥有自己的特点,你能根据刚才所学的诗歌概括下吗?

生1:都是借助船来表现自己的精神的。生2:古诗讲究对仗和押韵。

生3:诗歌语言短小,精炼。
2、是的,同学们的概括能力真棒,(总结特点)现在你能结合诗歌的这几个特点,尝试下自己创作诗歌吗?

3、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船文化的教育,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,刚才你们的表现真不错,老师奖励你们看几幅图片。(出示活动图片)

4、现在请你们看着船的图片,想象下船的精神,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,自由创作关于船的诗歌吧!

四、赏析船的诗歌,让学生自由讲解

投影学生作品,选择三首诗歌。

四、小结

诗歌的学习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,而船文化也是如此。老师愿你们如一艘艘不惧困难,勇往直前的小船,能够乘风破浪,最终驶向理想的彼岸!

 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